副标题:
发布时间:2016-11-17
在毛泽东主席的诗词里有这样的几句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几句诗体现了我们的红军在过草地,爬雪山的过程中,不因自然的阻碍而终止前进道路的精神。
长征的开始,不是我们红军愿意走的,是被迫的。国民政府以各种各样的袭击,使我们的红军伤亡很惨重。红军在长征的征途中,一路上不仅要防备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还要面对敌人的前后围攻,这也使我们的红军有了许多的作战经验。
特别是在面对国民党一次又一次的“围剿”,这也使红军有了更好的战斗措施,那就是“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干净、利落地粉碎了敌人的反革命“围剿”。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国民党政权对峙。
红军继续北上,他们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想想当时的情景,是多么的危险,在飞夺泸定桥的时候,可是又惊又险,每一个人只有一块木版,然后把木板架在铁链上,就这样一步一步的爬过去,只要稍不小心,就会掉下汹涌的狂澜巨浪中,可我们的红军战士们却克服了重重险阻。正因为有这样惊人的毅力,我们的红军战士们才能夺下沪定桥,长征才所以能取得胜利。
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军事上的错误指挥,导致失败的局面,给中共中央带来了很大的影响。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遵义会议的召开,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问题,也是中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最后红军长征于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可是中央红军八万人只剩下了三万人。
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的历史上永远留存,也告诉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红军长征是多么的艰难,但是他们却克服了种种困难、重重险阻,我们要学习红军的勇敢、敢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红军的种种英雄事迹,也将会在我们的历史上永放光芒。